Image

龙卡对感恩价值与意义的探讨


编辑:2025-10-15 16:05:49

10月14日在网络《心聊陪跑营》的学习过程中,与大家一起读《感恩词》:感恩天地、祖国、父母、老师、亲朋好友、农夫、食物...的时候,内心非常感动。于是,我用心爱的龙卡探讨了感恩与无所谓之间的区别,看到了字面形式背后深刻的内涵。

一、读《感恩词》行为解读(主动联结与正向循环)

1. 打开了什么(龙卡214号) 读《感恩词》的本质是通过“主动体验感恩”,打破自我与外界的隔阂——主动联结天地、父母、老师等对象,在心理上建立“我与世界相互滋养”的认知,而非孤立存在。

2. 实践过程(龙卡240号) 持续读《感恩词》的过程,是将“感恩”从口号转化为“敬天爱人”的思维习惯:面对天地自然会敬畏,面对他人付出会珍视,行为会不自觉贴合“顺应正向规律”的方向,减少对抗与抱怨。

3. 未来结果(龙卡030号) 长期主动感恩会形成“正向吸引”:因认可世界的美好与供给,会更积极地发现资源、接纳帮助,同时自身的感恩态度也会感染他人,*终收获更充足的情感支持与现实助力,进入“被滋养-再回馈”的循环。

二、“无所谓”态度解读(被动疏离与内在消耗)

1. 进入的通道(龙卡021号) “无所谓”的态度让我们进入到“封闭性自我满足”:认为自身的快乐与满足无需依赖外界联结,忽视天地的馈赠、他人的付出,潜意识里将自我与外界割裂,容易陷入“只关注自身需求,漠视他人价值”的认知。

2. 实践过程(龙卡020号) 持“无所谓”态度时,因不主动感知外界的善意,难以从他人付出中体会温暖,也无法通过感恩反思自身与世界的关系,心灵成长会局限在“自我封闭的小圈子”,成长其实是缺乏深度与广度的。

3. 未来结果(龙卡116号) 长期“无所谓”会导致接纳能力变弱。因习惯漠视外界价值,面对生活中的挫折、他人的建议时,更难主动接纳与调整;同时,因缺乏与外界的正向联结,内在容易陷入空虚感,难以真正理解“真我”——毕竟真我的形成,本就离不开与世界的互动和反馈。

三、两种行为的核心差异与影响

维度

读《感恩词》

“无所谓”态度

认知核心

主动联结外界,认可“相互滋养”

被动疏离外界,强调“自我封闭满足”

心灵状态

开放、温暖,易感知善意

封闭、淡漠,难触发深度成长

未来影响

收获情感支持,进入正向循环

接纳能力弱化,易陷入内在空虚

 四、与感恩对话

1. 感恩对我说“强大的自愈力护佑你的健康”解读  “自愈力”是生理、心理、精神层面的综合修复能力。感恩通过*正向情绪循环,为自愈力赋能。当我们感恩天地的滋养、身体的机能、他人的关怀时,会降低焦虑、抑郁等负性情绪,促进内分泌系统平衡,进而增强免疫系统的修复能力(生理自愈);同时,感恩带来的心理满足感,能强化“我值得被善待,也有能力自我疗愈”的信念(心理自愈),*终形成“感恩→情绪积极→身心修复→更懂感恩”的闭环,让健康获得持续护佑。

2. 我对感恩说“所有的力量都使我保持心灵上的谦虚”解读  “所有的力量”指向感恩的多元来源——天地的馈赠、祖国的护持、父母的养育、他人的付出……当我们以感恩回应时,“谦虚”是对这些力量的敬畏与清醒认知。我们意识到自身的健康、成长并非孤立所得,而是无数外在与内在力量的聚合。这种认知让心灵摆脱“自我中心”(童年心理的突出特点)的偏执,以开放、敬畏的姿态接纳更多滋养,同时也愿意将感恩传递出去,形成“谦虚→更易感知感恩→更懂联结”的正向循环。

这是一场“滋养-回应”的双向共鸣。感恩先以“自愈力护佑健康”给予我们身心健康以支撑,让我们有底气感知世界的美好。我们则以“心灵谦虚”回应,承认这份美好源于多元力量的聚合,从而在感恩中既获得自我成长的能量,又保持对世界的敬畏。这种互动让感恩超越了情感表达的表层,成为身心修复+心灵成长的动力引擎,*终在个体与外界的联结中,实现“被滋养→传递善意→共同成长”的价值升华。

咨询热线:13836270344(鹿老师)
中心地址: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北大街333号00单元01层01号
版权所有:齐齐哈尔市暖阳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 

备案号:黑ICP备2022001047号    技术支持:资海科技集团
Image
关注暖阳商学院